政策解读|读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看2018年民政发力点
每年两会,最受关注的就是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如何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公众的聚焦点。在不久前结束的地方两会上,一份份实实在在、让人充满期待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在人们眼前。记者对其中与民生民政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看看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各地民政工作有哪些发力点。
2018年,不少地方在养老服务“硬件”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特别是社区和居家养老方面:北京年内将新建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0家;天津将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30个;河北提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80%的城市街道;上海将新建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80家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江苏将新建100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00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浙江将建成300个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功能的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助餐、配送餐服务覆盖50%以上的城乡社区;福建、山东、青海、贵州等地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列明了相关工作目标。同时,为更好满足农村地区养老服务需求,山西、吉林、福建、青海、贵州等地都对新建、改扩建农村养老设施提出了明确的任务。
2018年,除了“硬件”建设,各地还将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软件”。北京将建立综合性老年津贴、居家养老巡视探访等制度;上海将全面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浙江、山东、陕西、广东等地也提出医养结合相关举措,浙江将积极推进医养护一体化;陕西将建成一批兼具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功能的医养机构。河北、福建等地还提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壮大养老专业化服务组织。
在近些年的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上,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代表、委员的建议、提案,养老服务一直是所有民政工作中最受关注和重视的,相关内容在报告中所占篇幅最长,建议和提案数量也最多。“养老”长期占据两会民政关键词榜首,一方面反映出群众对养老服务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对于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翻阅2018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相对于其他民政业务工作而言,养老工作中的数字最多,也就是说,养老工作的目标被量化了。用数字说话的好处是工作目标与考核指标都很明确,但必须警惕的是,在工作中片面追求数字增长,或只以数字论成败,比如,在扶贫工作中出现“数字脱贫”问题,养老服务同样要避免“唯数字论”。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不应仅仅体现在建了多少养老服务驿站、日间照料中心,新增了多少张床位,关键还要看有多少老年人真正享受到了自己需要的服务,养老服务供给方与需求方是否有效对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不光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提升。
2018年,北京将建立市区街三级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机构;天津将更加关心关注困难群众、低收入群体生活,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继续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农村困难群众一次性补贴标准;黑龙江、浙江、安徽、河南、甘肃、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均承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或强化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兜底保障;福建承诺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完善城乡衔接的社会救助体系。
2018年,河北、吉林等地都对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作出了承诺;江西提出健全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山东提出统筹城乡低保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江苏则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困难群众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送温暖、解民忧。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则是民政部门承担兜底职责的关键。2017年,民政部门大力推进民生兜底保障,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60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18年,除了继续提高保障标准,进一步丰富保障方式、完善保障机制,已经被不少地方提上社会救助工作日程。与此同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也是各地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8年,重心下移、智慧社区等成为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的关键词。北京将建设200个“社区之家”示范点,实现“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90%以上的城市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社会化改革;江苏将改造提升和新建300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将开展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达到国家标准;上海、江苏、福建等地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海、河南等地承诺将扎实做好居(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2017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城乡社区治理的高度重视和高瞻远瞩。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社区是各种利益的交汇点、各种矛盾的集聚点、各种政策的落实点、各类组织的落脚点,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些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多个省份直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出了相同表述,接下来就看如何才能落到实处。此外,继续强化社区的“服务”属性,创新社区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便利,依然是各地社区建设的重头戏。
2018年,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保护,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是不少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贵州都提出健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江苏承诺建立2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福建将制定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内蒙古自治区将做好残疾人救助工作;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提出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福建将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农村“三留守”问题也是近些年的两会热点,各地在对相关人员进行摸排的基础上,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帮助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落实监护措施,为留守老人提供多种关爱服务,为留守妇女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但我们也要看到,“三留守”问题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要想彻底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关爱服务体系,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除了农村留守人员,残疾人也是需要特别关爱保护的群体。2017年,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分别惠及了1000多万残疾人,民政部还牵头组织召开了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相关工作部署视频会议,明确了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工作要点和相关任务,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加强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这对于增进残疾人福祉意义重大。
对于2018年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安徽提出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气象、水文、地震等工作,建成地质灾害三维信息平台系统、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处置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综合治理;福建提出完善农村防汛预报预警体系,完成乡镇防汛指挥图编制,全面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切实提升防汛防台风能力,完善“1+10”防灾救灾机制,加强气象、地质、地震、红十字会等工作,建设避灾示范点200个,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40个,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河南提出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18年,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深化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依然是工作的主线。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就要将其纳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作出具体的制度设计,将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应急避险知识,做好救灾物资储备。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