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答
首页>新闻动态>政策解答

老年人总失能率为16.5% 发展专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TIME:2017-12-21 浏览次数:3256次 [小] [中] [大] 关闭

12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为调查框架,以当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失能状况、服务使用情况和服务需要、成年人养老规划、保险保障需求等内容。

数据显示,按照巴塞尔评估方法,调查地区老年人重度失能率为7.2%。加上中度失能,总失能率为16.5%,略低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中部分及完全失能率19%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对老年人来说,70岁的年龄在身体机能和护理服务两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超过70岁,一方面,自理能力下降,重度失能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合适的专业护理短缺,同时护理费用上升。在专业服务和保险等第三方支付“双失”的情况下,服务和费用负担均集中在家属、尤其是子女身上。因此,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恰逢其时,发展适合中高龄及高龄老年人需要的专业服务体系也迫在眉睫。

在对成年人的研究中,《报告》发现,商业护理保险目前在人们的养老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市场存在“轻保障、轻服务”、“重储蓄、重理财”的问题,保障型产品的覆盖面很窄。《报告》指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既有保险业自身的问题(比如消费者对商业保险信任度低),也有消费者理解偏差的问题(比如认为护理保险是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的替代品、护理保险是一种理财工具),同时又有人们正常的养老规划需要(在风险防范、投资增值、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必须匹配不同的规划工具)。针对这些问题,《报告》为护理保险行业发展提出了回归“保险姓保”本源、加快产品创新、增加条款信息透明度、改善社会形象等意见建议。

基于调研地区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报告》给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出三个建议:第一,打好基础。顶层设计离不开微观数据的积累,没有失能发生率、服务需求、保险支付意愿等客观的数据,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无法开展有效的资金管理、服务资源匹配或标准制定,商业保险也无法进行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第二,要有顶层设计,协调系统地推进。长期护理是摆在医疗卫生、保险保障、社会管理、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面前的共同挑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保制度、市场化运作的各自作用,找到最优组合;第三,找准保险业定位。保险产品是金融产品,优势是利用市场化经济手段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保险行业要发挥支付方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护理等问题是党中央、政府和全社会最关心、最重视的领域之一。”中保协秘书长商敬国指出,今后,中保协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工作机制,系统地开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和推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服务于养老体系建设,也服务于保险行业发展。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毕陆名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老年人总失能率为16.5% 发展专业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TIME:2017-12-21 浏览次数:3256次 [小] [中] [大] 关闭

12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在北京发布《2017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地区为调查框架,以当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59岁成年人两个人群为调查对象,系统分析了老年人失能状况、服务使用情况和服务需要、成年人养老规划、保险保障需求等内容。

数据显示,按照巴塞尔评估方法,调查地区老年人重度失能率为7.2%。加上中度失能,总失能率为16.5%,略低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报告中部分及完全失能率19%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对老年人来说,70岁的年龄在身体机能和护理服务两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临界点。超过70岁,一方面,自理能力下降,重度失能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另一方面,合适的专业护理短缺,同时护理费用上升。在专业服务和保险等第三方支付“双失”的情况下,服务和费用负担均集中在家属、尤其是子女身上。因此,我国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恰逢其时,发展适合中高龄及高龄老年人需要的专业服务体系也迫在眉睫。

在对成年人的研究中,《报告》发现,商业护理保险目前在人们的养老规划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市场存在“轻保障、轻服务”、“重储蓄、重理财”的问题,保障型产品的覆盖面很窄。《报告》指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既有保险业自身的问题(比如消费者对商业保险信任度低),也有消费者理解偏差的问题(比如认为护理保险是医疗保险和重疾保险的替代品、护理保险是一种理财工具),同时又有人们正常的养老规划需要(在风险防范、投资增值、资金流动性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必须匹配不同的规划工具)。针对这些问题,《报告》为护理保险行业发展提出了回归“保险姓保”本源、加快产品创新、增加条款信息透明度、改善社会形象等意见建议。

基于调研地区老年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报告》给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出三个建议:第一,打好基础。顶层设计离不开微观数据的积累,没有失能发生率、服务需求、保险支付意愿等客观的数据,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无法开展有效的资金管理、服务资源匹配或标准制定,商业保险也无法进行精准定价和风险管控;第二,要有顶层设计,协调系统地推进。长期护理是摆在医疗卫生、保险保障、社会管理、健康产业等多个领域面前的共同挑战。需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保制度、市场化运作的各自作用,找到最优组合;第三,找准保险业定位。保险产品是金融产品,优势是利用市场化经济手段配置社会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保险行业要发挥支付方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护理等问题是党中央、政府和全社会最关心、最重视的领域之一。”中保协秘书长商敬国指出,今后,中保协将建立跨行业、跨领域的长期护理工作机制,系统地开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和推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政策制定,服务于养老体系建设,也服务于保险行业发展。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毕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