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首页>新闻动态>政策法规

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TIME:2019-07-02 浏览次数:573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民政工作,阐明了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和工作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了民政工作的时代内涵。在今年3月国务院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民政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革弊鼎新,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指出,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用“革弊鼎新”和“攻坚克难”两个词讲民政工作,着墨很重、寓意很深。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民政部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指示,深刻汲取原部党组管党治党不力的教训,履行主体责任,采取一系列从严治党的新举措,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内部巡视制度,启动部管社会组织巡察试点,开展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全覆盖督导检查,以农村低保领域为重点开展民政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从严查处福彩系统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形成,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部党组做起、从部机关做起从严管理干部,奋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均动态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将1813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为困难群众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兜底保障网。在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出台30多项政策措施,连续三年开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全面建立信息数据台账,建立起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下大力气解决优抚安置政策落实遗留问题、改革殡葬陋习、树立婚事新风等。这些工作涉及数千万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涉及千家万户老人颐养天年、涉及移风易俗等问题,是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惦记的大事,必须用“攻坚克难”的精神,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取得新的成效。

守好民生兜底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社会事业,做的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德政善举,是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民政部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从婚姻登记到儿童福利,从社会救助到社区治理,从养老助老到殡葬服务,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添砖加瓦。

民政是民生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只有兜好民生底线,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社会预期,保持人心安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保障的兜底作用,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救济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构建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发挥了民政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了民生保障“安全网”。实践证明,民政工作做好了,困难群众生活就会有基本保障,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石。民政工作具有贴近社会、贴近基层、引导社会参与的天然优势,是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民政部门要努力做好搭建社区基础平台、培育社会治理主体、推进基层自治等工作,发挥好民政在创新社会治理、增进社会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城乡社区、村居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基层群众自治是微观的治理活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这些工作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政工作做好了,社会基础夯实了,社会生活安定、国家大厦稳固才有扎实的基础。

   《求是》杂志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深怀爱民之心 恪守为民之责

TIME:2019-07-02 浏览次数:573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民政工作,阐明了民政工作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和工作要求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丰富了民政工作的时代内涵。在今年3月国务院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在民政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革弊鼎新,攻坚克难

习近平总书记在指示中指出,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用“革弊鼎新”和“攻坚克难”两个词讲民政工作,着墨很重、寓意很深。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民政部党组坚决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指示,深刻汲取原部党组管党治党不力的教训,履行主体责任,采取一系列从严治党的新举措,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猛药去疴的决心推进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建立内部巡视制度,启动部管社会组织巡察试点,开展直属机关党建工作全覆盖督导检查,以农村低保领域为重点开展民政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从严查处福彩系统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形成,干部队伍呈现新面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部党组做起、从部机关做起从严管理干部,奋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们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均动态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将1813万农村贫困人口纳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为困难群众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兜底保障网。在加强养老机构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出台30多项政策措施,连续三年开展全国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大力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全面建立信息数据台账,建立起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下大力气解决优抚安置政策落实遗留问题、改革殡葬陋习、树立婚事新风等。这些工作涉及数千万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涉及千家万户老人颐养天年、涉及移风易俗等问题,是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实事,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惦记的大事,必须用“攻坚克难”的精神,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努力取得新的成效。

守好民生兜底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社会事业,做的是“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的德政善举,是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民生工作离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民政部门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最广泛,从婚姻登记到儿童福利,从社会救助到社区治理,从养老助老到殡葬服务,件件关乎民生,事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做好民政工作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添砖加瓦。

民政是民生兜底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底线。只有兜好民生底线,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才能稳定社会预期,保持人心安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保障的兜底作用,指出社会政策要托底,就是要守住民生底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救济制度不断完善,进一步构建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发挥了民政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了民生保障“安全网”。实践证明,民政工作做好了,困难群众生活就会有基本保障,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石。民政工作具有贴近社会、贴近基层、引导社会参与的天然优势,是化解社会矛盾、调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民政部门要努力做好搭建社区基础平台、培育社会治理主体、推进基层自治等工作,发挥好民政在创新社会治理、增进社会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城乡社区、村居是我国社会的基本单元,基层群众自治是微观的治理活动,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这些工作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政工作做好了,社会基础夯实了,社会生活安定、国家大厦稳固才有扎实的基础。

   《求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