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我在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见闻

TIME:2017-11-08 浏览次数:3460次 [小] [中] [大] 关闭

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


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动了,就可以支取了。”


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这个概念,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断向房东追问。听完她的简述,我真是大开眼界。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


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克里斯蒂娜照顾的老教授叫利萨。她每周去利萨家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帮老人做些整理房间、推老人出去日光浴、帮老人到超市购物、陪老人聊天等事情。


按照协议,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期限是一年。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发给她一张“时间银行卡”;


当她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届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验证过“时间银行卡”的信息后,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她家中去照顾她。



如果她在去世前没有使用完“时间银行卡”中的“时间”,“时间银行”会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给她的遗产继承人


有一段时间,克里斯蒂娜特别忙碌,而要到利萨家去时更是神采飞扬。每次回来后,她都会跟我讲一些她和利萨在一起的经历,从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她的愉悦心情。


就这样,克里斯蒂娜一做就是一年。我以为一年下来她会结束这份工作,她却向“时间银行”提出再干一年的申请。



一天,我正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我匆忙赶回住处,将她送进医院。正在我筹划该如何护理她时,克里斯蒂娜告诉我不用担心,她已经向“时间银行”提出了支取申请。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给她安排了一位护工——22岁的姑娘维基。随后几天,维基每天都来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聊天。在维基的精心照顾下,克里斯蒂娜很快恢复了健康。



起初我还对“时间银行”的效用有所怀疑,但经历这件事后,我彻底信服了,并且也想投身于“时间银行”的工作中。克里斯蒂娜知道我的心思后,就带着我向社区“时间银行”提出申请。


其负责人详细地向我讲解了“时间银行”的宗旨: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



一周后,我收到“时间银行”的回复,并且接到了第一份任务——帮助一对瑞士夫妇欧仁和莉莉娅学习中文。这对夫妇十分幽默,跟他们相处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在放松心情。由此,我也理解了当初克里斯蒂娜对“时间银行”的工作如此积极的原因。


通过做“时间银行”安排的工作,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也认识了许多伙伴。他们当中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我发现,这里的老年人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看上去非常有活力。


“时间银行”每年都会召集参与者举行一次大派对,参加派对的老年人时而唱歌,时而跳舞,玩得不亦乐乎。“时间银行”在改善他们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2015年5月,我回到中国探亲,看到老年人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打牌,晚年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与瑞士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瑞士的“时间银行”对我们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来源:通往知识之路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我在瑞士的“时间银行”养老见闻

TIME:2017-11-08 浏览次数:3460次 [小] [中] [大] 关闭

2008年,我移居瑞士。考虑到我所读的大学离住的地方比较远,我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房东克里斯蒂娜是一位独身老太太,退休前在一所中学当教师。


瑞士的退休养老金是很丰厚的,足以让她在晚年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令我不解的是,她居然找了一份“工作”——照顾一位82岁高龄的老教授。


我问她,是不是因为钱才去工作的?她的回答让我十分意外——“我去工作并不是为了钱,而是把我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等到我老得不能动了,就可以支取了。”


第一次听说“时间银行”这个概念,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不断向房东追问。听完她的简述,我真是大开眼界。


“时间银行”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人照顾时,再拿出来使用


申请者必须身体健康、善于沟通、充满爱心,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其服务时数将会存入社会保险系统的个人账户内



克里斯蒂娜照顾的老教授叫利萨。她每周去利萨家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帮老人做些整理房间、推老人出去日光浴、帮老人到超市购物、陪老人聊天等事情。


按照协议,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期限是一年。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克里斯蒂娜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发给她一张“时间银行卡”;


当她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届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验证过“时间银行卡”的信息后,会指派义工到医院或她家中去照顾她。



如果她在去世前没有使用完“时间银行卡”中的“时间”,“时间银行”会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给她的遗产继承人


有一段时间,克里斯蒂娜特别忙碌,而要到利萨家去时更是神采飞扬。每次回来后,她都会跟我讲一些她和利萨在一起的经历,从语气中我能感受到她的愉悦心情。


就这样,克里斯蒂娜一做就是一年。我以为一年下来她会结束这份工作,她却向“时间银行”提出再干一年的申请。



一天,我正在学校图书馆看书,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我匆忙赶回住处,将她送进医院。正在我筹划该如何护理她时,克里斯蒂娜告诉我不用担心,她已经向“时间银行”提出了支取申请。


果然,不到两个小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就给她安排了一位护工——22岁的姑娘维基。随后几天,维基每天都来照顾她,给她做可口的饭菜,陪她聊天。在维基的精心照顾下,克里斯蒂娜很快恢复了健康。



起初我还对“时间银行”的效用有所怀疑,但经历这件事后,我彻底信服了,并且也想投身于“时间银行”的工作中。克里斯蒂娜知道我的心思后,就带着我向社区“时间银行”提出申请。


其负责人详细地向我讲解了“时间银行”的宗旨:用自己支付的时间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



一周后,我收到“时间银行”的回复,并且接到了第一份任务——帮助一对瑞士夫妇欧仁和莉莉娅学习中文。这对夫妇十分幽默,跟他们相处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在放松心情。由此,我也理解了当初克里斯蒂娜对“时间银行”的工作如此积极的原因。


通过做“时间银行”安排的工作,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也认识了许多伙伴。他们当中有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我发现,这里的老年人能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看上去非常有活力。


“时间银行”每年都会召集参与者举行一次大派对,参加派对的老年人时而唱歌,时而跳舞,玩得不亦乐乎。“时间银行”在改善他们晚年生活的同时,也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注入了年轻的活力。


2015年5月,我回到中国探亲,看到老年人不是跳广场舞就是打牌,晚年精神生活十分匮乏,与瑞士老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国“空巢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瑞士的“时间银行”对我们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来源:通往知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