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千万空巢老人谁来照顾?这个80后养老院院长,在雅安灾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

TIME:2017-07-12 浏览次数:2523次 [小] [中] [大] 关闭

2013年,四川雅安的一场大地震震痛了国人的心。位于震中的芦山县,在灾难后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救助力量。这其中,有一位80后年轻人于涛。


【图:于涛】


于涛是一家草根社会组织——“益多公益”的负责人。来到芦山,他和伙伴们不是做短期的救灾,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身上。他们要在这里扎下根来,为这些老人们做些事情,也想为解决中国千万留守老人的照看难题闯出一条路。


让老人照顾老人



于涛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始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爷爷,几年前在患了重病,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又无人照看。而固执的老人却怎么也不愿进城养老:“我死也要死在家里。”


迫于无奈,于涛和家人请了村里的两个邻居,白天黑夜地轮流照顾老人。


这件事带给他的触动非常大,也让于涛真切体会到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像吸血一样抽干了农村的精壮劳动力,而留下数以千万计的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在身体健康时尚可维持生活,一旦被疾病缠上,生活往往十分悲惨。


【图:中国空巢老人】


根据国家老龄办发布了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而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不少人把老人看作是负担,但事实上,他们自身也许就是宝贵的资源。于涛想,能不能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自己帮自己养老呢?


于涛觉得,老年人协会是个不错的切入口,但具体怎么做,又有点迷茫。他发现,虽然各地的老年协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但基本呈现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只有一个挂名的会长,整个机构是个空壳。第二种是有会长有会员,但是没有资金来源,什么活动都没有开展。第三种情况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开展过少量活动,老协的影响力和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


没有经验可循,就只好自己去探索。2013年,在友成基金会等多方支持下,益多公益在芦山县大板村和横溪村开始了一场“活化老协  互助养老”的试验。


【图:芦山县清仁乡大板村震后重建】


第一步是让老年协会“活”起来,而关键在于有活的资金。尽管村里90%的老人已经加入老协并缴纳了会费,但每人每年10块钱显然不够。于涛认为,老协必须具备“生财”的能力,要自我造血功。


“选择什么项目应该由老协成员自己决定,毕竟他们更熟悉当地的情况。”于涛说。


经过成员代表大会投票,大板村老协成立了“大板村九大碗出租”。“九大碗”也叫坝坝宴、流水席,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凡是哪家结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办这样的宴席。大板村老协做的,就是出租这一整套锅碗瓢盆。


【图:大板村老协第三次议事会】

【图:大板村采购九大碗物资


【图:大板九大碗出租在清仁组


项目接地气,“生意”自然好。2014年,前期购买锅碗瓢盆的成本就收了回来,整个2015年,这个项目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益。而在横溪村,“老年茶坊”项目也让当地老协的账本上多了8000多元。


有了生财的门路后,益多公益的第二个创新是设立失能老人关怀“基金”和“居家养老服务队”。在大板村老协全年的所有收益中,将固定拿出30%来资助失能老人或为相关护理员提供补贴支持,作用相当于“基金”。同时,培养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队员视服务质量和人数,每月可以从“失能老人关怀基金”里领取数额不等的补贴,作用相当于“社工”。


有了“基金”和“社工”,于涛心中矛盾最为突出的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自然也就有了解决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益多公益招募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正是当地相对年轻的老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并且老人之间更容易彼此理解”,也解决了自身的经济来源问题。


卢大姐当地居家养老服务员中的一位。她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上有80多岁多病的母亲,儿子又有自闭症,但不管刮风下雨,她都坚持每周骑着摩托车去照顾失能的老人,并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说,当初正是养老服务员来到家里照顾她的母亲,她才认识到这事儿的意义,也加入了服务队。

【图:居家养老服务队队员的培训场所,有专业的病床和轮椅


益多公益如今已经在芦山县的十二个村子里服务了五千多位老年人,帮助三十多位失能老人,这一模式还被带到了成都的天府新区。


让农村老人实现互助,或许正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



养老院开在家门口



事实上,早在进入农村之前,于涛已经在大城市开展了他的“养老实验”。由益多公益成立的专门为失能老人服务的企业品牌——花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在成都颇有名气。


与传统养老院最大的不同是,花甲年华的服务点就在社区里。


“每个老人都有一个原生的生活环境,身边有子女、老伴、亲属、朋友,生活过的街道和小区,这些都承载着他们生活的记忆。”于涛说,中国的老人,大多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原生环境去养老。“我想把我们的养老中心开到城区去,开到老人的家门口去。”


花甲年华的第一位“顾客”是八十多岁的彭婆婆,患有老年痴呆。和许多失能老人一样,家属的照顾难度很大。尽管彭婆婆的子女想把她送进养老院,老伴常爷爷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如果送出去了,我估计就再也看不到她了。”


当开在家门口的花甲年华出现时,两难的事情终于有了解决办法。常爷爷如今每天都会到养老中心看彭婆婆,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目的就是陪老伴说说话。没有了照看的压力,他也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早上起来经常去打打太极。


令人赞叹的是,花甲年华招募的护理员也来自社区,“护理人员每天三班倒,工资2000多一个月加社保。”既为社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有利于人员稳定。


【图:花甲年华社工组织活动


花甲年华如今已经具备了连锁发展的能力,于涛和他的伙伴们,正在努力将养老院开到更多老人的家门口。


今年5月,由友成基金会与CC讲坛共同举办的以“向社会创新致敬”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于涛面对镜头讲述了他和老人的故事。

【CC讲坛】于涛:晚年的幸福不应太“远”

镜头前的于涛温文尔雅,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娓娓道来。但看似成功事业的背后,他也曾经历探索的艰辛和失败。


时间回到2007年,还在西华大学读研究生的于涛受朋友邀请加盟一个民办养老院。为了干好工作,他走遍了当时成都大大小小的各类养老院,发现很多养老院不仅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还普遍存在服务不专业的问题,老人们虽然有衣穿有饭吃,但精神方面的关爱几乎没有。


“老人们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养老市场的滞后状况让于涛深受触动。2008年,他成立了成都西部老年联合会,与成都东光街道合作,从零做起,尝试在社区建立一个6张床位的失能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于涛不曾想到,从最初信心满满,到首位老人进驻,竟然花了他近4个月的时间进行社区动员。而最终,这家日间照料中心经过一年的运营,在花光了资助方几万元的资助后,因财务上难以持续只好停摆。 


失败的苦涩并没有让于涛放弃,从中获得的个案经验反而让他坚定了对这个领域的信心。这才有了后来的益多和花甲年华,才有了芦山县的互助养老试验。



如今,于涛在全国的养老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但他谦虚地说,“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和服务模式梳理出来,分享给那些愿意去关爱老人的社会组织,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千万空巢老人谁来照顾?这个80后养老院院长,在雅安灾区开辟了一块试验田

TIME:2017-07-12 浏览次数:2523次 [小] [中] [大] 关闭

2013年,四川雅安的一场大地震震痛了国人的心。位于震中的芦山县,在灾难后迎来了四面八方的救助力量。这其中,有一位80后年轻人于涛。


【图:于涛】


于涛是一家草根社会组织——“益多公益”的负责人。来到芦山,他和伙伴们不是做短期的救灾,而是将目光放在了留守老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身上。他们要在这里扎下根来,为这些老人们做些事情,也想为解决中国千万留守老人的照看难题闯出一条路。


让老人照顾老人



于涛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始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爷爷,几年前在患了重病,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又无人照看。而固执的老人却怎么也不愿进城养老:“我死也要死在家里。”


迫于无奈,于涛和家人请了村里的两个邻居,白天黑夜地轮流照顾老人。


这件事带给他的触动非常大,也让于涛真切体会到了农村养老问题的严重性: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像吸血一样抽干了农村的精壮劳动力,而留下数以千万计的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在身体健康时尚可维持生活,一旦被疾病缠上,生活往往十分悲惨。


【图:中国空巢老人】


根据国家老龄办发布了2016年《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农村空巢老人已超50%,而他们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不少人把老人看作是负担,但事实上,他们自身也许就是宝贵的资源。于涛想,能不能把这些老人组织起来,让他们自己帮自己养老呢?


于涛觉得,老年人协会是个不错的切入口,但具体怎么做,又有点迷茫。他发现,虽然各地的老年协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但基本呈现三种状态:第一种是只有一个挂名的会长,整个机构是个空壳。第二种是有会长有会员,但是没有资金来源,什么活动都没有开展。第三种情况好一点,但也仅仅是开展过少量活动,老协的影响力和作用都没有发挥出来。


没有经验可循,就只好自己去探索。2013年,在友成基金会等多方支持下,益多公益在芦山县大板村和横溪村开始了一场“活化老协  互助养老”的试验。


【图:芦山县清仁乡大板村震后重建】


第一步是让老年协会“活”起来,而关键在于有活的资金。尽管村里90%的老人已经加入老协并缴纳了会费,但每人每年10块钱显然不够。于涛认为,老协必须具备“生财”的能力,要自我造血功。


“选择什么项目应该由老协成员自己决定,毕竟他们更熟悉当地的情况。”于涛说。


经过成员代表大会投票,大板村老协成立了“大板村九大碗出租”。“九大碗”也叫坝坝宴、流水席,是四川地区传统特色菜肴之一。凡是哪家结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办这样的宴席。大板村老协做的,就是出租这一整套锅碗瓢盆。


【图:大板村老协第三次议事会】

【图:大板村采购九大碗物资


【图:大板九大碗出租在清仁组


项目接地气,“生意”自然好。2014年,前期购买锅碗瓢盆的成本就收了回来,整个2015年,这个项目带来了1万多元的收益。而在横溪村,“老年茶坊”项目也让当地老协的账本上多了8000多元。


有了生财的门路后,益多公益的第二个创新是设立失能老人关怀“基金”和“居家养老服务队”。在大板村老协全年的所有收益中,将固定拿出30%来资助失能老人或为相关护理员提供补贴支持,作用相当于“基金”。同时,培养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居家养老服务队,队员视服务质量和人数,每月可以从“失能老人关怀基金”里领取数额不等的补贴,作用相当于“社工”。


有了“基金”和“社工”,于涛心中矛盾最为突出的农村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自然也就有了解决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益多公益招募的居家养老服务员正是当地相对年轻的老人,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并且老人之间更容易彼此理解”,也解决了自身的经济来源问题。


卢大姐当地居家养老服务员中的一位。她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困难,上有80多岁多病的母亲,儿子又有自闭症,但不管刮风下雨,她都坚持每周骑着摩托车去照顾失能的老人,并与老人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她说,当初正是养老服务员来到家里照顾她的母亲,她才认识到这事儿的意义,也加入了服务队。

【图:居家养老服务队队员的培训场所,有专业的病床和轮椅


益多公益如今已经在芦山县的十二个村子里服务了五千多位老年人,帮助三十多位失能老人,这一模式还被带到了成都的天府新区。


让农村老人实现互助,或许正是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的一种可行途径。



养老院开在家门口



事实上,早在进入农村之前,于涛已经在大城市开展了他的“养老实验”。由益多公益成立的专门为失能老人服务的企业品牌——花甲年华养老服务中心,在成都颇有名气。


与传统养老院最大的不同是,花甲年华的服务点就在社区里。


“每个老人都有一个原生的生活环境,身边有子女、老伴、亲属、朋友,生活过的街道和小区,这些都承载着他们生活的记忆。”于涛说,中国的老人,大多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原生环境去养老。“我想把我们的养老中心开到城区去,开到老人的家门口去。”


花甲年华的第一位“顾客”是八十多岁的彭婆婆,患有老年痴呆。和许多失能老人一样,家属的照顾难度很大。尽管彭婆婆的子女想把她送进养老院,老伴常爷爷却说什么也不同意,“如果送出去了,我估计就再也看不到她了。”


当开在家门口的花甲年华出现时,两难的事情终于有了解决办法。常爷爷如今每天都会到养老中心看彭婆婆,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目的就是陪老伴说说话。没有了照看的压力,他也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早上起来经常去打打太极。


令人赞叹的是,花甲年华招募的护理员也来自社区,“护理人员每天三班倒,工资2000多一个月加社保。”既为社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有利于人员稳定。


【图:花甲年华社工组织活动


花甲年华如今已经具备了连锁发展的能力,于涛和他的伙伴们,正在努力将养老院开到更多老人的家门口。


今年5月,由友成基金会与CC讲坛共同举办的以“向社会创新致敬”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于涛面对镜头讲述了他和老人的故事。

【CC讲坛】于涛:晚年的幸福不应太“远”

镜头前的于涛温文尔雅,将自己做过的事情娓娓道来。但看似成功事业的背后,他也曾经历探索的艰辛和失败。


时间回到2007年,还在西华大学读研究生的于涛受朋友邀请加盟一个民办养老院。为了干好工作,他走遍了当时成都大大小小的各类养老院,发现很多养老院不仅硬件设施比较落后,还普遍存在服务不专业的问题,老人们虽然有衣穿有饭吃,但精神方面的关爱几乎没有。


“老人们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养老市场的滞后状况让于涛深受触动。2008年,他成立了成都西部老年联合会,与成都东光街道合作,从零做起,尝试在社区建立一个6张床位的失能老人日间照料中心。


于涛不曾想到,从最初信心满满,到首位老人进驻,竟然花了他近4个月的时间进行社区动员。而最终,这家日间照料中心经过一年的运营,在花光了资助方几万元的资助后,因财务上难以持续只好停摆。 


失败的苦涩并没有让于涛放弃,从中获得的个案经验反而让他坚定了对这个领域的信心。这才有了后来的益多和花甲年华,才有了芦山县的互助养老试验。



如今,于涛在全国的养老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但他谦虚地说,“希望把我们的经验和服务模式梳理出来,分享给那些愿意去关爱老人的社会组织,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