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将突破2亿大关,占全国总人口的14.8%,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人口老龄化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
“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8%。” 近日,在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中心主办的“全国老年产业高端论坛”上,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朱勇介绍说,我国上世纪50年代“婴儿潮”时的出生人口,现在正在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从‘少年中国’到‘银发中国’,我国仅用不到20年时间就走过西方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变老’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将贯穿整个21世纪。现在老年人口年均增长8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4.3亿人。届时,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1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跑步前进”的人口老龄化,正使我国遭遇各种问题。一是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转变,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2011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2013年将降到9.36亿人,劳动力供求格局开始改变。二是“空巢老人”现象突出。最近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50%,2013年将突破1亿人。农村“空巢留守老人”规模庞大。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他们当中许多人存在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2013年将达到2300万人。失能老人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将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翟振武指出,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备先老”和“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
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流动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居家养老为主,机构供养为辅”成为我国养老保障服务的发展方向。但因人力、物力、财力、认识和制度等准备不足,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匮缺,导致“未备先老”。
比如,按照国际通行的5%的老年人需要机构养老这一标准,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张养老床位,但现在不到300万张,缺口达700多万张。这些床位中,绝大多数是农村敬老院的床位,需求量较大的城市仅占50万张左右。另外,真正需要进养老机构的是高龄、失能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而目前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机构非常少,大部分养老院仅提供一般的生活照料。
“‘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未富先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
“先老”是指人口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劳动力供应衰减、价格上升,使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未富”意味着短时间内我们不会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形成足够显著的竞争优势,因此处于“比较优势真空”阶段。如果对这一问题应对不当,有可能陷入发展徘徊不前的“中等收入陷阱”。
应该推迟退休年龄吗?
赞成: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人口红利日渐消失,养老金支付面临缺口,解决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推迟退休年龄。而且,随着人口平均寿命和人口身体素质的提高,相当一部分退休的劳动力具有继续工作的身体条件和精神需求。推迟退休年龄有利于进一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特别是充分发挥老年高级专业人员等社会短缺群体的作用。
反对:目前我国劳动力总量依然供大于求,就业压力依然非常大,推迟退休年龄会占去年轻人的就业机会,加剧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推迟退休年龄其实并不利于普通劳动者,不利于低收入群体,受益的只是一些职位职称高、“越老越吃香”的群体,这样容易造成新的分配不公。
应该放宽生育政策吗?
赞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可以说是人口控制政策的直接结果。适度放宽生育政策,提高总和生育率,保持合理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防止劳动力人口下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同时,适当放宽生育政策有利于减少“倒金字塔”型家庭的数量,提高家庭养老能力。
反对: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不能将其原因简单归结到计划生育政策上来。放宽生育政策,必将导致新生儿增加,而他们在20年内还无法成为劳动力人口,只会加重现有劳动力的负担。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不足,放宽生育政策必然导致人均资源更加匮乏,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此前控制人口的努力也将功亏一篑。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