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TIME:2017-03-01 浏览次数:175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空间将有序展开。

“我们终将老去,我希望有尊严地离去。”多年前,刚刚步入职场的于姗姗就这样指向了未来。如今,在这个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国度里,无数人的挣扎、奋斗和焦虑,都源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个千古话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1%。另据预测,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

当前我国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已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智慧养老”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将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空间将有序展开。

智慧养老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智慧养老(资料图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使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成为可能,助推着养老模式的升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介绍,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在产业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将制定50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

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要求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为相关产业界指明了方向。具体包括,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突破适用于健康管理终端的健康生理检测、监测技术。支持大容量、多接口、多交互的健康管理平台集成设计。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

推动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实际上,很多技术或产品已投入老年人市场,不少子女都为老人配备了如手环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慧养老”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都有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可通过管理软件进行轨迹查询、围栏告警等随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智慧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但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打破。“缺乏顶层设计,且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严重束缚了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家企业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某医院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可由于标准不对接,该系统无法在不同项目间有效应用。

此外,数据汇聚集中还有待加强。有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台业务内容丰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往往面临数据导入平台不畅的问题,且不同部门导入的数据存在量大、异构、冗余、相斥等问题。

针对该现状,《行动计划》指出,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制定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此外,加快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创新智慧养老商业模式

所谓“智慧养老”,按照《行动计划》的解释,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在发展智慧养老的过程中,老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却忽略了他们日常起居方面的需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磊说。

万磊认为,目前的智慧养老都在客户端发力,往往忽略了需求对接。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细化分析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需要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

据了解,随着年龄的提高,老人对上门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目前健康管理平台仍以线上咨询为主,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认同度也还停留在较低阶段,还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因此,以“平台+医生+患者+检测硬件”为切入点的互动模式将更具价值。

长期研究老年病的主治医生赵丽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需求对接之外,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智慧养老“概念多于现实”。养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要靠市场收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源分配等,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商业模式,以真正启动这个市场。

《行动计划》为此提出,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民办公助、企业自建自营、公建民营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基本、保障性服务由政府保底购买,高端、个性化需求由市场调配的运作机制,推动用户、终端企业、系统集成平台、健康养老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实现共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


 来源: 科技日报

  

责声明: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打开

TIME:2017-03-01 浏览次数:1752次 [小] [中] [大] 关闭

 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空间将有序展开。

“我们终将老去,我希望有尊严地离去。”多年前,刚刚步入职场的于姗姗就这样指向了未来。如今,在这个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国度里,无数人的挣扎、奋斗和焦虑,都源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个千古话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1%。另据预测,到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4.83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有1个老年人。

当前我国健康、养老资源供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已很难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智慧养老”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手段。2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将智慧养老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空间将有序展开。

智慧养老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智慧养老(资料图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将基本形成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品,使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成为可能,助推着养老模式的升级。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介绍,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领军企业。在产业环境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将制定50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

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要求推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为相关产业界指明了方向。具体包括,发展适用于智能健康养老终端的低功耗、微型化智能传感技术,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大容量、微型化供能技术,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和轻量操作系统。加强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适老化设计与开发。突破适用于健康管理终端的健康生理检测、监测技术。支持大容量、多接口、多交互的健康管理平台集成设计。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

推动智能化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实际上,很多技术或产品已投入老年人市场,不少子女都为老人配备了如手环等“基于可穿戴设备的智慧养老”设备,这些设备一般都有实时定位、紧急呼叫、自动报警、心率测量、健康管理等功能,儿女可通过管理软件进行轨迹查询、围栏告警等随时掌握老人的状况。

智慧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剂良方,但我国智慧养老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系列发展瓶颈亟待打破。“缺乏顶层设计,且政出多门、标准不一,严重束缚了养老企业的技术合作和市场拓展。”华龄智能养老产业发展中心理事长朱勇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有一家企业投入了近千万元对某医院使用的医疗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可由于标准不对接,该系统无法在不同项目间有效应用。

此外,数据汇聚集中还有待加强。有业内专家指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平台业务内容丰富,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往往面临数据导入平台不畅的问题,且不同部门导入的数据存在量大、异构、冗余、相斥等问题。

针对该现状,《行动计划》指出,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标准体系。制定智慧健康养老设备产品标准,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口、数据格式、传输协议、检测计量等标准,实现不同设备间的数据信息开放共享。

此外,加快建设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有健康信息、养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的健康养老信息共享系统,积极推动各类健康养老机构和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共享、深度开发和合理利用,开展健康养老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应用。

创新智慧养老商业模式

所谓“智慧养老”,按照《行动计划》的解释,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研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的物联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在发展智慧养老的过程中,老人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不少机构通过智能化设备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却忽略了他们日常起居方面的需求。”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万磊说。

万磊认为,目前的智慧养老都在客户端发力,往往忽略了需求对接。养老服务需要通过细化分析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需要搭建信息开放平台、开发适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设备,还需要对传统业态养老服务进行改造升级,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产品。

据了解,随着年龄的提高,老人对上门服务的需求也在增加,但目前健康管理平台仍以线上咨询为主,老年人群对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认同度也还停留在较低阶段,还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因此,以“平台+医生+患者+检测硬件”为切入点的互动模式将更具价值。

长期研究老年病的主治医生赵丽宏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需求对接之外,国内智慧养老产业还处在一个市场开拓阶段,大多数项目还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智慧养老“概念多于现实”。养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要靠市场收入,如何进行资本运作、资源分配等,需要一个较为复杂的商业模式,以真正启动这个市场。

《行动计划》为此提出,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商业模式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探索民办公助、企业自建自营、公建民营等多种运营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基本、保障性服务由政府保底购买,高端、个性化需求由市场调配的运作机制,推动用户、终端企业、系统集成平台、健康养老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实现共赢,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商业模式。


 来源: 科技日报

  

责声明:该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