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Industry News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资讯

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之医养结合项目(3)

TIME:2018-05-30 浏览次数:2405次 [小] [中] [大] 关闭

 编者按 医养结合是国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医养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已成共识,关键是各地如何推动落实。本章的8个案例从实践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理念清晰。要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有机结合,共同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第二,模式多样。养是基础,医是保障,医养结合推进方法必须因地制宜。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护理院。庆阳市社会福利院于2013年设立了康复中心,注重发挥党政领导带头作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康复中心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明确医养结合具体内容,实现了医养结合提质增效。二是兴建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老年公寓或养老基地。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下设曜阳养老公寓和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贵州省内7家三级医院和贵阳市14家养老服务机构搭建了医养联盟平台,推进医养服务向社区延伸,惠及了当地广大老年人。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第三,有效解决内在硬件和软件问题。比如,融资模式、人员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功能定位和扩展问题,等等。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互联网+、智慧养老、远程医疗等手段。第五,提高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养结合项目(案例51)


贵州省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

积极探索“1+5”医养服务新模式

全力构建医养结合新体系


基本情况


  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是贵阳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在贵阳合作建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示范项目,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旗下“曜阳”养老公益品牌。2015年9月,经贵阳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入住贵阳市乌当区阿栗村,投资8000余万元, 2016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下设曜阳养老公寓和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期设置床位266张,公寓内设生活照料中心、养护中心、营养中心等,医院设中西医结合、康复理疗、急诊、ICU科室和民族医药等特色科室,医技人员120人。现入住老人100余名,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占总人数的50%以上。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养老服务,而且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一站式”专业医疗保健服务。还联合省内7家三级医院和贵阳市1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搭建医养联盟平台。为扩大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规模,省、市支持资金1亿元实施曜阳二期扩建项目(占地面积74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已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二期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境内温泉及旅游优势资源创建“医旅结合、温泉养生、药膳养生”三个示范点,打造医养结合升级版。


主要做法


  1、围绕一条主线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简称中红会)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秉承“心系民生、回报社会”的公益理念,着眼乡村社区、着眼西部地区、着眼民生领域,在贵阳开展“曜阳关爱行动——贵州乡村医生培训班”“慰问失能老人”“资助养老机构”“博爱教育”等8次公益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中红会由“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与贵阳市政府合作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建设了贵阳曜阳养老服务公益机构,并围绕“公益养老”这条主线,启动了“曜阳关爱·温暖到家”主题公益活动,设置10个爱心体检和关爱点,已投入曜阳养老关爱资金500余万元,为老人提供义诊、体检、居家陪伴、健康评估等服务,惠及2万余名老人。此后,中红会将公益面扩大到全市10个区(市、县),每年免费为贵阳市老人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医疗养老服务。

  2、抓好两个建设

  一是抓好阵地建设。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聘请有较强的领导、沟通、协调能力,有高度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离退休领导干部、高级管理人才、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将北京医疗专家库的主治医生聘为贵阳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的专家团队,成立了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的原则,中心从全国各地的高校招聘引进200余名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方面大学生、大专生,政府免费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实际操作培训外,还将国学教育、礼仪修养、道德规范等中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嘉奖。鼓励员工参加国家养老护理职业技能考试,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给予员工所在企业一次性补贴。政府补贴性政策和企业人性化管理稳定了一批有敬业精神、能力强、工作有特色的年轻、专业人才,破解了因养老服务人才稀缺与从业人员大量流失而制约贵阳养老服务发展的难题。

  3、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以医养结合为重点。贵阳曜阳在总结中红会多年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将曜阳的医疗、养老资源辐射到养老机构,帮助养老机构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为养老机构提供紧急救助、医疗康复、专家巡诊、养老护理、就诊绿色通道等服务。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搭建起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建立了贵阳曜阳联盟,形成医养结合特色服务圈,有效解决贵阳市养老服务业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强、医护技术不足等问题。二是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为重点。利用贵州天然丰富药材资源优势,将贵州民族医药与北京雄厚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接,搭建与北京天坛医院、友谊医院、老年医院、首医系列医院、北医系列医院及美国癌症与疾病康复中心等20多所优质医疗机构相合作的平台,建立专科建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诊疗的合作关系,形成养、护、医、学、研相结合的贵阳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三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合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资源,建立健全老人健康档案,为不同阶段的老人设计个性养老方案,将服务贯穿于老人晚年生活的全过程,创新性地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目前,中心200余名健康小助手已进驻乌当区振兴、创新等5个社区,开展医疗陪护、精神慰藉等服务。随着曜阳养老服务的不断深入,曜阳健康小助手将晋升为老人的私人小助手,通过网格化管理,健康小助手将一定比例地为老人进行一对一养老服务,同时,将北京、贵州36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务工作者发展为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志愿者,为老人进行一对一医疗服务,实时掌握老人健康状态。

  4、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注重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方式,助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每年政府投入养老方面的资金达2000余万元。一方面,积极培育社会办养老机构(组织),对登记类的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年度运营补贴,同时,政府加大规划引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养老企业承担起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模式,合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新发展。二是注重互联网与养老相结合。利用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基地,推进大数据应用实际,贵阳市曜阳老年公寓率先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养平台——“元气医养”,整合全国80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家政机构、旅行目的地等资源,通过线上订单线下体验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教育培训、精神慰藉、旅居服务等养老服务,做到覆盖老年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效解决老人居家养老无人陪伴、机构养老医疗差、看病难等诸多问题。三是注重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贵阳市曜阳老年公寓留出20%的床位数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医疗护理服务。贵阳曜阳医院按照市场化运作,其结余资金的20%作为贵阳曜阳老年公寓的资金补充,用于公益医疗养老。同时,中心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资本金,联合市红十字会,募集社会资金,建立贫困失能老人、困难护理员的救助基金,对贫困失能老人、困难护理员进行帮扶。四是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中心注重软硬件并重,着力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养老服务规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经验效果


  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1+5”医养服务新模式,全力构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服务的医养结合新体系,取得了有效成果。

  1、“1”即搭建医疗养老机构联盟平台,联手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成效明显

  与贵阳市1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搭建联盟平台,让所有养老机构患病老人通过绿色通道转入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转回原住养老机构,实现了双向互动,资源共享。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建立远程会诊、人员培训等合作关系,与省内7家三级医疗机构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与贵阳市红十字会共同开展“曜阳·筑梦”公益活动,由中心投入初始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有10000余名老人加入曜阳会员体系,享受中心为他们提供的各类服务,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在乌当区发挥了医养结合的龙头作用。

  2、“5”即向医疗机构、社区、家庭、乡镇、智慧平台五大领域延伸医养服务,探索多维度的医养结合模式成效显著

  一是推进医养服务向医疗机构延伸成效。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与武警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乌当区人民医院、高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综合医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通过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曜阳小助手入户走访等形式,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

  二是推进医养服务向社区延伸成效。与乌当区高新、顺海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在乌当区范围内开展了10余场“曜阳关爱·温暖到家”系列大型公益社区活动,邀请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及省市医院的30多名专家走进社区为10000余名老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并为1000余名老人开展了免费常规体检及健康失能评估;邀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专家团队赴贵阳为164名老人开展脑卒中免费筛查服务,并为有脑卒中风险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追踪服务。 

  三是推进医养服务向家庭延伸成效。面向社会招聘200余名健康小助手,走进社区、村组和农户,了解老人的身体及生活状况,收集老人的服务需求,充分利用呼叫中心、手机App、居民健康卡等,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目前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组建了四个全科医生团队(16名医护人员),与3000名老人建立了签约服务关系,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40余次。

  四是推进医养服务向乡镇延伸成效。探索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模式,在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乡新堡布依族乡进行农村医养结合试点,充分利用新堡卫生院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医养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帮助农村五保人员、孤寡老人养老就医。提高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健康服务。目前,试点乡已开展农村乡村医生签约4.5万人,为3167名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

  五是推进医养服务向智慧平台延伸成效。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依托乌当区已建成的全省首个区域医疗卫生平台(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和全省居民健康卡试点优势,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乌当区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的对接,整合手机App、居民健康卡等信息资源,开通老年人预约就诊等绿色通道,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全区已发放居民健康卡10万余张,其中老年人近1万张。


版权所有:呼和浩特市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技术支持:内蒙古国讯富通科技有限公司 蒙ICP15002862号 蒙公网安备 15010202150789号

电话:0471-5712349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城北街62号华闻大厦九层 网址:www.nmg12349.com www.nm12349.cn

呼和浩特老年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老年社区 呼和浩特养老服务 呼和浩特养老机构 呼和浩特老年活动中心 呼和浩特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呼和浩特居家养老 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服务中心 

用心服务  用爱经营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在线客服

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汇编之医养结合项目(3)

TIME:2018-05-30 浏览次数:2405次 [小] [中] [大] 关闭

 编者按 医养结合是国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医养结合的意义和必要性已成共识,关键是各地如何推动落实。本章的8个案例从实践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理念清晰。要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有机结合,共同为老年人服务,实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第二,模式多样。养是基础,医是保障,医养结合推进方法必须因地制宜。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护理院。庆阳市社会福利院于2013年设立了康复中心,注重发挥党政领导带头作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党支部书记和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康复中心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明确医养结合具体内容,实现了医养结合提质增效。二是兴建具有医养结合功能的老年公寓或养老基地。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下设曜阳养老公寓和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贵州省内7家三级医院和贵阳市14家养老服务机构搭建了医养联盟平台,推进医养服务向社区延伸,惠及了当地广大老年人。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绿色通道。第三,有效解决内在硬件和软件问题。比如,融资模式、人员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功能定位和扩展问题,等等。第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如互联网+、智慧养老、远程医疗等手段。第五,提高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养结合项目(案例51)


贵州省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

积极探索“1+5”医养服务新模式

全力构建医养结合新体系


基本情况


  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简称中心)是贵阳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在贵阳合作建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示范项目,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旗下“曜阳”养老公益品牌。2015年9月,经贵阳市民政局注册登记入住贵阳市乌当区阿栗村,投资8000余万元, 2016年9月初正式投入使用。中心下设曜阳养老公寓和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一期设置床位266张,公寓内设生活照料中心、养护中心、营养中心等,医院设中西医结合、康复理疗、急诊、ICU科室和民族医药等特色科室,医技人员120人。现入住老人100余名,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占总人数的50%以上。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不仅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养老服务,而且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一站式”专业医疗保健服务。还联合省内7家三级医院和贵阳市1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搭建医养联盟平台。为扩大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规模,省、市支持资金1亿元实施曜阳二期扩建项目(占地面积74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已于2016年底正式启动,二期建成后,将充分利用境内温泉及旅游优势资源创建“医旅结合、温泉养生、药膳养生”三个示范点,打造医养结合升级版。


主要做法


  1、围绕一条主线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简称中红会)事业发展中心坚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秉承“心系民生、回报社会”的公益理念,着眼乡村社区、着眼西部地区、着眼民生领域,在贵阳开展“曜阳关爱行动——贵州乡村医生培训班”“慰问失能老人”“资助养老机构”“博爱教育”等8次公益活动,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中红会由“输血功能”变为“造血功能”,与贵阳市政府合作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建设了贵阳曜阳养老服务公益机构,并围绕“公益养老”这条主线,启动了“曜阳关爱·温暖到家”主题公益活动,设置10个爱心体检和关爱点,已投入曜阳养老关爱资金500余万元,为老人提供义诊、体检、居家陪伴、健康评估等服务,惠及2万余名老人。此后,中红会将公益面扩大到全市10个区(市、县),每年免费为贵阳市老人提供超过1000万元的医疗养老服务。

  2、抓好两个建设

  一是抓好阵地建设。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聘请有较强的领导、沟通、协调能力,有高度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离退休领导干部、高级管理人才、社区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等,将北京医疗专家库的主治医生聘为贵阳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的专家团队,成立了党支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的原则,中心从全国各地的高校招聘引进200余名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方面大学生、大专生,政府免费对新入职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沟通技巧、实际操作培训外,还将国学教育、礼仪修养、道德规范等中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物质、精神上的嘉奖。鼓励员工参加国家养老护理职业技能考试,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政府给予员工所在企业一次性补贴。政府补贴性政策和企业人性化管理稳定了一批有敬业精神、能力强、工作有特色的年轻、专业人才,破解了因养老服务人才稀缺与从业人员大量流失而制约贵阳养老服务发展的难题。

  3、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以医养结合为重点。贵阳曜阳在总结中红会多年养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种医养结合的新模式,将曜阳的医疗、养老资源辐射到养老机构,帮助养老机构进行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为养老机构提供紧急救助、医疗康复、专家巡诊、养老护理、就诊绿色通道等服务。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搭建起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模式,建立了贵阳曜阳联盟,形成医养结合特色服务圈,有效解决贵阳市养老服务业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强、医护技术不足等问题。二是以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为重点。利用贵州天然丰富药材资源优势,将贵州民族医药与北京雄厚的优质医疗资源相对接,搭建与北京天坛医院、友谊医院、老年医院、首医系列医院、北医系列医院及美国癌症与疾病康复中心等20多所优质医疗机构相合作的平台,建立专科建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诊疗的合作关系,形成养、护、医、学、研相结合的贵阳新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三是以社区居家养老为重点。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合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等资源,建立健全老人健康档案,为不同阶段的老人设计个性养老方案,将服务贯穿于老人晚年生活的全过程,创新性地打造“一站式”养老服务。目前,中心200余名健康小助手已进驻乌当区振兴、创新等5个社区,开展医疗陪护、精神慰藉等服务。随着曜阳养老服务的不断深入,曜阳健康小助手将晋升为老人的私人小助手,通过网格化管理,健康小助手将一定比例地为老人进行一对一养老服务,同时,将北京、贵州36名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务工作者发展为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志愿者,为老人进行一对一医疗服务,实时掌握老人健康状态。

  4、注重四个结合

  一是注重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方式,助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每年政府投入养老方面的资金达2000余万元。一方面,积极培育社会办养老机构(组织),对登记类的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年度运营补贴,同时,政府加大规划引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教育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养老企业承担起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做好政府的参谋和助手,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方式,建立政府与社会企业合作模式,合力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的新发展。二是注重互联网与养老相结合。利用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建设大数据基地,推进大数据应用实际,贵阳市曜阳老年公寓率先搭建了覆盖全国的医养平台——“元气医养”,整合全国800余家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家政机构、旅行目的地等资源,通过线上订单线下体验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健康管理、教育培训、精神慰藉、旅居服务等养老服务,做到覆盖老年生活的各个领域,有效解决老人居家养老无人陪伴、机构养老医疗差、看病难等诸多问题。三是注重公益服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贵阳市曜阳老年公寓留出20%的床位数为“三无”老人、低收入老人、经济困难的失能及部分失能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医疗护理服务。贵阳曜阳医院按照市场化运作,其结余资金的20%作为贵阳曜阳老年公寓的资金补充,用于公益医疗养老。同时,中心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资本金,联合市红十字会,募集社会资金,建立贫困失能老人、困难护理员的救助基金,对贫困失能老人、困难护理员进行帮扶。四是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中心注重软硬件并重,着力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化、养老服务规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经验效果


  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探索“1+5”医养服务新模式,全力构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服务的医养结合新体系,取得了有效成果。

  1、“1”即搭建医疗养老机构联盟平台,联手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成效明显

  与贵阳市14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搭建联盟平台,让所有养老机构患病老人通过绿色通道转入曜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患者病情控制平稳后转回原住养老机构,实现了双向互动,资源共享。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建立远程会诊、人员培训等合作关系,与省内7家三级医疗机构合作,实行双向转诊。与贵阳市红十字会共同开展“曜阳·筑梦”公益活动,由中心投入初始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有10000余名老人加入曜阳会员体系,享受中心为他们提供的各类服务,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在乌当区发挥了医养结合的龙头作用。

  2、“5”即向医疗机构、社区、家庭、乡镇、智慧平台五大领域延伸医养服务,探索多维度的医养结合模式成效显著

  一是推进医养服务向医疗机构延伸成效。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与武警贵州省人民医院、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乌当区人民医院、高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综合医院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诊、转诊、取药、收费、综合诊疗等就医便利服务,通过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曜阳小助手入户走访等形式,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了为老年患者服务的能力。

  二是推进医养服务向社区延伸成效。与乌当区高新、顺海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在乌当区范围内开展了10余场“曜阳关爱·温暖到家”系列大型公益社区活动,邀请北京多家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及省市医院的30多名专家走进社区为10000余名老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等活动,并为1000余名老人开展了免费常规体检及健康失能评估;邀请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专家团队赴贵阳为164名老人开展脑卒中免费筛查服务,并为有脑卒中风险的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追踪服务。 

  三是推进医养服务向家庭延伸成效。面向社会招聘200余名健康小助手,走进社区、村组和农户,了解老人的身体及生活状况,收集老人的服务需求,充分利用呼叫中心、手机App、居民健康卡等,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目前贵阳市曜阳养老服务中心组建了四个全科医生团队(16名医护人员),与3000名老人建立了签约服务关系,上门为老人提供医疗健康管理服务40余次。

  四是推进医养服务向乡镇延伸成效。探索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模式,在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乡新堡布依族乡进行农村医养结合试点,充分利用新堡卫生院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医养特色的乡镇卫生院,帮助农村五保人员、孤寡老人养老就医。提高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和健康服务。目前,试点乡已开展农村乡村医生签约4.5万人,为3167名老人提供上门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

  五是推进医养服务向智慧平台延伸成效。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依托乌当区已建成的全省首个区域医疗卫生平台(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和全省居民健康卡试点优势,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与乌当区智慧医疗健康云平台的对接,整合手机App、居民健康卡等信息资源,开通老年人预约就诊等绿色通道,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全区已发放居民健康卡10万余张,其中老年人近1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