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居家社区养老始终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始终坚持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确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突出要“大力提升居家社区养老生活品质”,足以说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实现这两项要求呢?兰州市城关区率先采取的虚拟养老院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深圳市福田区着力建设的“五有”都市社区养老模式,武汉市立体式、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江门市融合“慈善冠名+居家养老”理念推进长者食堂建设,福州市鼓楼区打造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曲靖市“老年幸福餐桌”,都是对中央政策最好的诠释。实践证明,这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新举措对于降低养老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生活质量,推动产业发展,为满足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开辟了新渠道。
居家社区养老篇(案例18)
云南省曲靖市发展“老年幸福餐桌” 把“幸福”端给老年人
面对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社会购买能力相对较低、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普遍不足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瓶颈,曲靖市盯住在特殊老年群体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高龄老人中普遍存在的“做饭难”“吃饭难”问题,以助餐服务这一既受老年人欢迎又管用的服务项目为突破口,把“幸福”端上餐桌。
基本情况
曲靖是云南的老年人口大市,截至2016年底,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85.3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3.06%,其中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11.1万人,百岁及以上长寿老人159人。2015年以来,面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严峻形势,曲靖市紧紧抓住获批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契机,先行先试,努力盘活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资源,依托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开办了80余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推开了独具曲靖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探索打造了“老年幸福餐桌”的曲靖品牌。
主要做法
1、先行先试,开启“老年幸福餐桌”探索实践
2012年6月,麒麟区东山镇石头寨村委会依托村民小组老年活动室,以老年人自愿加入“农村幸福院”为原则,办起了老年餐桌,为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及70周岁以下独居、失能老年人提供每日两餐、每餐一荤两素一汤的就餐服务,让老人们告别了“吃轮饭”或“摸锅摸灶”的生活,深受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这一做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迅速关注,市直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总结经验,下发了调研报告,决定以此为基础,扶持开办曲靖第一家“老年幸福餐桌”。在市、区、镇三级政府的扶持下,石头寨村委会购置了厨具、餐具,盖起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下辖的10个村民小组中办起了6家“老年幸福餐桌”,服务7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40余人。随后,东山镇的14个行政村(社区)的“老年幸福餐桌”相继开办。
2、典型凸显,形成“老年幸福餐桌”曲靖效应
在东山镇“老年幸福餐桌”所产生社会效应的影响下,曲靖市各县(市、区)纷纷行动,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不断新增,各具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不断涌现。随着麒麟区益宁街道金江社区、太和街道太和社区、寥廓街道方家园社区“老年幸福餐桌”的开办,老年人助餐服务由农村向城市拓展;三宝街道兴龙村委会,“老年幸福餐桌”每天为全村100余名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供餐,为不满80周岁老年人低收费供餐已连续不间断进行了两年以上;陆良县各社区(村委会)调动社会慈善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或统一配置厨房设施,或通过政府公益岗位解决服务人员报酬,创新形式开展了助餐服务。板桥镇大桥村委会老年人自选餐服务深受欢迎,从2016年7月至今日均服务老人130余名,社会反响强烈,周边纷纷效仿。板桥镇马军堡、河东堡,三岔河镇太平、万清、舟东,召夸镇新庄等社区(村委会)新办服务点,相继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陆良县“老年幸福餐桌”点数量迅速发展到15个。2016年底,沾益区、罗平县、富源县相继实现“老年幸福餐桌”的零突破。老年人口不到3万的马龙县,相继办起了6家“老年幸福餐桌”。
3、乘势而上,“老年幸福餐桌”不断提质扩面
为让实惠覆盖更多老年群体,曲靖全面总结各试点社区(村)做法经验,出台《曲靖市老龄委办公室关于在全市推行老年幸福餐桌开展居家养老助餐服务的意见》和《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居家养老服务进行指导规范,并加大对开办“老年幸福餐桌”的扶持力度,给予53个“老年幸福餐桌”示范点各1万元的运营补助。与此同时,麒麟区对每个“老年幸福餐桌”服务点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设施配套经费补助,每个点每年补助1万元的运转经费;陆良县为“老年幸福餐桌”服务点设立了“政府公益岗位”,将64名政府公益性岗位人员及26名招聘人员补充到2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岗位中,解决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缺乏服务人员的难题,化解了运营经费、服务人员不足的矛盾,并形成了关爱失能老人“三结合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在为社区(村)老年人开办“老年幸福餐桌”的同时,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协会、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会社区(村)工作站开展了“关爱失能老人·共享生命尊严”老年希望工程试点工作,为280名“失能老人”实施了关爱服务;马龙县对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就餐的老年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推动了“老年幸福餐桌”的开办。
2017年,打造“老年幸福餐桌推广工程”列入了市政府重点督查的10件惠民实事之一,全市计划扶持开办100个“老年幸福餐桌”服务点,按照城市社区每个服务点5万元、农村每个服务点3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曲靖“老年幸福餐桌”进入提质扩面阶段。
经验效果
1、老年人告别了“吃饭难”
曲靖市的“老年幸福餐桌”,破解了广大居家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居家老年人的生活难题,受到了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的普遍欢迎,由于管理服务有序,成本控制良好,老年人或其子女只需支付较低的费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服务,加上菜品和服务主要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在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的同时,让老人走出家庭就餐,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社会交往,也得到了更多的精神慰藉,化解了因“吃轮饭”等现象而给老年人家庭带来的矛盾,维护和体现了老年人的尊严,促进了老年人家庭的和睦,减少了赡养纠纷,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子女们得到了“安心”
“老年幸福餐桌”的开办,让老年人吃饱吃好,得到照顾,有效解决了其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更加安心地在外挣钱。一位用餐老人曾自豪地说:“党的政策好,‘老年伙食堂’,每顿‘四菜一汤’,每餐都在变花样,儿女交钱给我吃,我这辈子值得了”。
3、基层组织有了服务的“内核”
“老年幸福餐桌”的开办,有力地激发了社区(村)基层组织、老年人协会为老服务的活力,成为各类社会资源优化整合、发挥效益的平台和载体。有的社区(村)依托“老年幸福餐桌”,长期开展党员帮户、志愿者上门服务、邻里互助等活动,让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得到了慰藉和照顾。
4、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2016年以来,曲靖市“老年幸福餐桌”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头版,抢占了《云南日报》的头版头条,随后,各大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竞相报道曲靖“老年幸福餐桌”,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新闻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也纷纷转发推荐了曲靖市“老年幸福餐桌”模式,“老年幸福餐桌”成为聚焦民生保障的“好声音”。
5、获得了上级的肯定
2016年,中央改革办在第65期《改革情况交流》上刊发了反映曲靖市麒麟区“老年幸福餐桌”实践经验的交流文章;5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次会议指出:“曲靖市麒麟区以构建‘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以‘幸福餐桌’为载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把‘夕阳事业’做成‘朝阳产业’”。此外,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云南省政协、云南省老龄办等上级部门领导先后前往曲靖,调研视察“老年幸福餐桌”,对曲靖进一步办好“老年幸福餐桌”给予了指导、肯定和鼓励。
在“老年幸福餐桌”的探索道路上,曲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目前,全市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经验正不断创造、形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委会)正共同编织一张覆盖城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服务也正由最初的无偿、低偿服务逐渐向有偿、低偿服务转变,并在“智慧养老”等服务领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曲靖将以“老年幸福餐桌”为引领,着力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向医养结合、康复护理、文体娱乐、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等更多领域延伸,培育和打造出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社会组织或机构、企业,使社会力量成为提供老年人助餐服务及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主体,让老年人拥有更加幸福的晚年。